一、长征第一渡说明文?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
世界上最伟大的壮举,莫过于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这块红色的土地就是中央红军的集结地和出发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事件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时间2000年
简介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
二000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由于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重兵“围剿”及经济封锁,中央红军在根据地内英勇苦战一年,仍然没有打破敌人的“围剿”,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被迫转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已经全部集中在江西南部于都附近时,长征的命令才发下来。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由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及各直属机关组成第一野战纵队(也称红星纵队)以叶剑英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苏维埃政府及总工会、团中央等机关和卫生部、供给部、红军大学、军委二局组成第二野战纵队(也称红章纵队)以李维汉为司令员兼政委;中央红军的一、三、五、八、九军团移交防务、隐蔽撤离战场,到于都地域集结。
10月8日,红一军团一、二师从兴国竹坝、洪门开始向集中地域移动,于11日到达第一集结地——于都县东北之段屋、宽田地区。红十五师从石城出发,于12日到达集中地域,军团部驻在段屋铜锣湾,全军团在此休整补充,接收了江西补充第二团和于都补充第八团兵员,军团部在铜锣湾的刘氏祠堂召开了排长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思想动员、部署战略转移的具体事项。
10月9日,红八军团撤离战场,10日夜到达于都的桥头、银坑地域,11日夜则全部到达孟口集结,进行休整与补充,接受了于都补充第六团兵员。
10月10日,中革军委、中央机关从瑞金梅坑出发,12日到达其第一集结区域——于都县城北古田地区,休整期间,在古田窑塘朱屋子召开了军委直属纵队及各军团之代号,并将各补充团正式给各军团,同时对红军第五军团撤离兴国后的地方坚壁清野工作、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作出了具体指示。同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从瑞金田心圩出发,12日到达其第一集中地域于都城北大岭下,进行休整,为战略转移做准备。
10月14日,红三军团四、五师从宁都兴国高兴圩附近出发到达于都车溪进行休整补给,接收了江西补充第三、第四团兵员。渡于都河前,全军团在于都县城东门沙坝召开大会,军团长彭德怀在会上告诫战士们渡河时要镇静,不要拥挤,并要战
于都河(即贡江)是中央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宽600多米,水流深湍,除少数渡口插上河标可以涉水渡河外,大部分只有架设浮桥渡河。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在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大力支援红军,当时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运,共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避免国民党的飞机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一到傍晚,有组织的群众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送门板木材,仅4天时间,就在于都县30公里的河面上架设了5座浮桥和布设众多摆渡和涉河点。
10月16日至19日傍晚,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和中央政府所属机关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8.6万人分别从于都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孟口、鲤鱼、中埠和靖石渔翁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直属机关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就是从这里(县城东门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渡于都河前,于都人民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涌上桥头、涌向渡口,送上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送不尽对红军的无限情意,红军战士凝望根据地的山山水水,依依惜别送行的战友和乡亲们。
二、长征第一渡演出时间多长?
长征第一渡需要至少2-3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游客可以参观长征纪念馆、长征博物馆、红军长征纪念广场等景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经历和意义。同时,游客还可以观看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参观红军长征纪念碑和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展览,深入了解长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总之,参观于都长征第一渡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以便更好地领略红军长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三、长征第一渡金陵馆的由来?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 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城东门外东门渡口。为了缅怀先辈伟业,于都县人民政府于1996年在此兴建了占地3.5亩的纪念碑园,纪念碑高为10.18米寓中央机关、红军总部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于10月18日傍晚在此渡河长征之意。2005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和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同时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四、长征第一渡纪念馆讲解?
在纪念馆的前方,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许多人民正在给红军战士告别,在石碑最上方刻有毛泽东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句话深深处进了我的心里,仿佛毛泽东主席站在我的面前,向我诉说他们长征的经历。
走进纪念馆,一副巨大的蜡油像映入我的眼帘。那是红军战士出发的情景。纪念馆一共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关于各种英雄人物的事迹,第二层相对来说比第一层更暗些,里面的人像栩栩如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
走出纪念馆,发现在纪念馆旁边,坐落着一所学校,名为"长征源小学"。因为这所学校在长征源旁边,因此而得名"长征源小学"。
长征第一度是红军长征的发源地,经过了风雨的冲刷,历久而弥新。
五、长征第一渡主题曲歌词?
长征主题曲歌是《十送红军》,歌词是: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路旁,红漆桌子路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祝愿红军打胜仗。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手,心藏黄莲脸在笑。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山包谷金灿灿,包谷本是红军种,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澧水河,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岩,两只兔儿哭哀哀,禽兽能知人心意,血肉深情分不开。
七送红军七里湾,七里湾中一片田,凉风阵阵稻谷香,新米上市人走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走远,财主回来要倒算。
九送红军过大江,江水滔滔船儿忙,眼望江水肝肠断,穷苦百姓泪汪汪。
十送红军转回来,武陵山巅搭高台,盼望红军打胜仗,盼望亲人早回来。
六、在长征第一渡的宣誓词?
内容如下:
(一)我们是工农的儿子,愿来当红军,完成苏维埃给我们的光荣的任务,为着工农解放奋斗到底。
(二)我们是红色军人,要保证自己和同志们绝对遵守和服从苏维埃的一切法令,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做模范,努力学习政治、军事,爱护工农的利益和自己的武装,使它不遭损失和窃夺。
(三)我们是苏维埃柱石,誓以我们的血与肉发展民族革命战争,实行土地革命, 推翻国民党,保障苏维埃,打倒帝国主义,争取中国解放,武装保护苏维埃完成革命,为社会主义前途斗争。
(四)现在敌人正在大举进攻,我们要团结一致,拿着刺刀和枪炮与敌决一死战,拿我们头脑(颅)和热血,换得苏维埃新中国。
(五)我们为着阶级利益, 遵守革命纪律,服从上级命令,如若违反不遵守,甘受革命纪律制裁,愿听同志指斥。”
七、于都长征第一渡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全天。
平缓朴实的于都河,不过是一条普通的河流,但从1934年10月16日起,于都河渡口成为长征第一渡。1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红军部队分别从于都的山峰坝、东门。
八、于都长征第一渡大约要参观多久?
参观于都长征第一渡需要至少2-3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游客可以参观长征纪念馆、长征博物馆、红军长征纪念广场等景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经历和意义。同时,游客还可以观看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参观红军长征纪念碑和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展览,深入了解长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总之,参观于都长征第一渡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以便更好地领略红军长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九、写长征第一渡的雕像的好句?
长征第一渡的雕像高耸而立,它是一座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一段血与泪的回忆。雕像中,壮士们挺胸抬头,昂首阔步,身体透着坚定的决心;而波涛汹涌的江水却在他们脚下轰鸣咆哮,仿佛要把他们吞噬。这座雕像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辛的历程,也让人们铭记着那些英勇的革命先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十、介绍长征第一渡的说明文?
江西省的于都河并不算一条特别秀美或者壮阔的江河,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却有着不朽的声名——70多年前,红军万里长征在此渡过了第一条河,人称“长征第一渡”.
记载,1934年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毕.从17日开始,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其中位于县城的三座分别被命名为“长征大桥”、“红军大桥”和“渡江大桥”.
为了缅怀先辈伟业,1996年在此兴建了占地16亩的纪念碑园.该碑碑体为双帆造型,寓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碑座左边为陆定一手书《长征歌》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是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长征出发的真实写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