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地理品看自由行

海水透镜体原理?

199 2025-01-04 04:57

一、海水透镜体原理?

淡水透镜体,就是大雨过后,在岛屿的地表下,有一块像凸透镜一样的淡水层,中间厚四周薄,凸透镜内的淡水因密度小于周边的海水,又上浮于地下海水之上,所以学术上称为淡水透镜体。

淡水透镜体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岛屿的长度和宽度必须大于270米,雨水从地表上浸下来,地下就会形成淡水层。如果岛屿面积太小了,即便天天降雨水,地上地下都会留不住雨水,最后雨水流进大海变成海水,基本无淡水可用。用水窖收集的雨水除外。

二、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有时差,有太阳的东升西落。【2】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有五带的形成,阳光直射,极昼极夜,昼夜长短变化等。【地球运动】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1967年国际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用,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地球自转】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大概还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在6亿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约有424天,表明那时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快得多。在4亿年前,一年有约400天,2.8亿年前为390天。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周期减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此外,由于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角动量变小,从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径的可能变化、地球内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质分布的改变等也会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变化。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太阳为24小时其中有公转的3分56秒。【地球公转】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6',称为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地极移动】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的运动。1765年,欧拉最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1888年,德国的屈斯特纳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发现了极移。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周期成分:一个是周年周期,另一个是近14个月的周期,称为张德勒周期。前者主要是由于大气的周年运动引起地球的受迫摆动,后者是由于地球的非刚体引起的地球自由摆动。极移的振幅约为±0.4角秒,相当于在地面上一个12×12平方米范围。 由于极移,使地面上各点的纬度、经度会发生变化。1899年成立了国际纬度服务,组织全球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专门从事纬度观测,测定极移。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相继开始了人造卫星多普勒观测、激光测月、激光测人卫、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测定极移,测定的精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

三、侵蚀地理意义?

地理中的侵蚀,多半指的是,风沙和海水等侵蚀。比如岩石被海水反复冲刷,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延时助间失去其中的一部分,岩石失去的部分你还水参与了化学反应。就是被海水寝室了。山体甚至整个大陆,都可能被侵蚀

四、地理意义临海?

临海,简称“临”,浙江省台州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长三角经济圈南翼,东连东海、西接仙居、南连黄岩、北靠天台,台州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台州副中心城市,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蕴、江南名城秀丽山水、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为一体的古城新市。

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以后一直是台州府治,台州府在南宋时为畿辅,临海作为其治所,在各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宋代时曾被文天祥赞曰:“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临海话是吴语台州片的代表方言,保留较多古汉语发音、文言词语和句式。

五、中东地理意义?

中东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石油资源丰富,里面有个苏伊士运河,它是印度洋进入大西洋的最短通道。

六、台湾地理意义?

台湾岛内西低东高,气候温暖,人口密集,物产丰富,自然和旅游资源丰富;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近在咫尺,北面与日本遥遥相望,南与中国南海相连,是中国面向太平洋的重要屏障和通途,有重要意义。

七、商丘地理意义?

商丘是豫东门户,也在河南、江苏、山东、安徽的四省交界处,是有好有坏。好处便是能够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更好的通往各省,增强贸易往来

八、宜宾地理意义?

宜宾,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之称。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地形整体西南高,东北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7000个/立方厘米,极其适宜人类居住,宜宾市常住人口为458万多人。

九、黑河地理意义?

黑河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的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黑河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南与伊春市,绥化市接壤。是中俄边界上唯一一对规模最大,规模最高,功能最全,距离最近的对应城市,最近处相距仅750米

十、什么地理意义?

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一门科学,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预知天气变化、了解土壤演变、寻找矿产资源、辨别方向、避开或减小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合理布局工农业、有效规划人类居住的城市……;可以说地理知识是终身受益的知识。

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宇宙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及防御,分别介绍了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变化规律。人文地理则从人类生产生活角度出发,学习了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生产生活特点及影响因素,也学习了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良性或恶性影响,并把人类在防御和治理环境问题的经验传输给人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558个专题917284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