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地理品看自由行

地理知识编写的诗歌?

140 2025-01-05 04:16

一、地理知识编写的诗歌?

在大地的诗行中,我尝试将地理知识编织成诗歌的语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别样的世界:群山耸立,巍峨壮丽,河流蜿蜒,源源不绝。雪山之巅,冰雪皑皑,高原之上,空气清爽。赤道的热带,阳光灼烈,靠近两极,冷风凛冽。大洋的浩渺,无边无际,陆地的繁华,城市林立。世界的孤岛,如宝石般绚烂,沙漠的风沙,如黄金般辉煌。河谷的平原,丰饶无限,湖泊的密布,鱼虾丰盛。地质的变迁,山峦起伏,板块的碰撞,地震摇曳。火山的喷发,岩浆涌动,海洋的潮汐,波涛汹涌。飓风的肆虐,破坏力巨大,暴雨的倾泻,润泽大地。森林的茂盛,氧气滋养,河流的奔流,带走污浊。地理知识,丰富宽广,诗歌的语言,生动有趣。让我们倾听大地的呼吸,走进地理的诗行之路。

二、长城地理知识?

长城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下:

长城(Great Wall)位于中国北方地区,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自人类文明以来最巨大的单一建筑物。因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长城遗址跨越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等15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有43721处长城遗产。

三、黄河地理知识?

【自然特征】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地理环境】

从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两岸地形平缓排水不畅,形成大面积沼泽地,湖泊多;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为吕梁西波,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

【流域概况】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主要支流

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主要湖泊

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四、海洋地理知识?

(1)海洋是由真空、水及其他深层物质构成的海洋地层结构。

(2)海洋气候是指以海洋和陆地气候活动为主导的气候变化形式。

(3)海洋生物学是研究在海洋里生物及其个体表现的科学。

(4)海洋物理学是研究和探索影响海洋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物理现象和微观过程的学科。

(5)海洋地质学是以构造特征、内部物质(泥体)组成研究海洋表层及其在深海区的研究。(6)海洋地理学是以研究海洋地理区域变化及其与全球系统耦合运动有关的海洋生态系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五、辽宁地理知识?

辽宁省

  1、位置:位于东北南部,南濒渤海,东濒黄海,南面的大连是“东北的海上门户”。

  2、辽中南工业基地

  ⑴、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工业基础雄厚。 ②、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③、海运、铁路交通方便。

  ⑵、特点: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如沈阳的机械工业、鞍本的钢铁工业、大连的石化和造船工业等。

  ⑶、鞍山市是我国重要的黑色金属炼冶炼基地,有“钢都”之称。

六、玉米地理知识?

玉米作为农作物,是很多农人喜爱的植物,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鲁,16世纪传入我国,至今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北、华北和西南各省较多。东北地区普遍种植硬粒型玉米,华北地区多种植适于磨粉的马齿型玉米,品质次于硬粒型玉米。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对人体的健康颇为有利。

七、新疆地理知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2019年底常住人口2523.22万人。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现有55个民族成份,主要居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24省市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新疆位列第五。新疆将全面落实南疆地区14年免费教育政策,推进其他地区14年免费教育,逐步实现全区15年免费教育,即学前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八、漠河地理知识?

漠河市,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地处黑龙江省北部。西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为邻,南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和呼中区交界,东与塔河县接壤,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原赤塔州)和阿穆尔州相望,是中国最北端的县级行政区;地势南高北低,南北呈坡降趋势,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辖6个镇,总面积18427平方千米。[2]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漠河市常住人口为54036人。

九、乌鲁木齐地理知识?

乌鲁木齐地处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沟通新疆南北疆,连接中国内地与中亚、欧洲的咽喉,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的桥头堡,向西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其地理坐标为: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乌鲁木齐市辖7区1县,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控制面积16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7.1平方公里。

十、藏族地理知识?

我国藏族总人口541.6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语对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又有不同的称谓: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兑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境和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青海地区的人自称为“安多娃”。统称为“博巴”。

藏族聚居地区高山连绵,雪峰重叠,地势高峻。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4000米。祁连山、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山脉,由西向东,横亘青海和西藏全境;横断山系北高南低,纵贯四川和云南西部地区。

藏族地区江河纵横,湖泊星布。举世闻名的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海境内,黄河源在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山麓,长江北源在可可西里山,南源在唐古拉山麓,蜿蜒而东,一泻千里,主要支流有洮河和通天河等,西藏西部有狮泉河、噶尔河、象泉河,东部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横贯西藏南部。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藏北高原湖泊众多,有纳木错、奇林错等湖,喜马拉雅山北麓盆地玛法木错、羊卓雍错等湖闻名于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558个专题917454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