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地理品看自由行

初中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

80 2025-01-06 00:06

一、初中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

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安排是: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周课时数,你可以根据已知的总学时数计算出来。

二、初中教学大纲关于备课规定?

初中教学大纲关备课的规定:(一)钻研教材 (二)了解学生 (三)设计教法 (四)编制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五)编制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 (六)编制课时计划(教案)

三、初中地理?

不用学

四、初中地理?

初中的地理是所学的内容是地理科的入门知识,内容不太深奥。地理科目作为会考科目,并不参与中考,不过会考成绩会成为普通高中录取的一个考量指标。

五、关于初中地理?

学校发的书中有一本《地理图册》(好像是这名吧),或者可以找其他的地图,多看看,多背背就好啦,另外就是老师课上讲的知识点啦

买地球仪的话只能看世界地图,但上面的中国地图并不精细(初中的话考中国地图的比重还是很大的)

六、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分类?

句子分类,服饰,文化习俗,世界与环境,教育,科普知识,著名人物,职业

七、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及特点?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它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育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民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养成健全人格。

二、 教学内容和要求(一)阅读1、 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

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 在新闻记者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 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 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肋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

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 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

学会利用其它工具和多媒体。

(二)写作9、 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3、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14、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是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

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15、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重对象和场合。

16、耐心专注地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

17、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

18、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明了;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四)语文常识 19、了解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单句的成分(主、 谓、宾、定、状、补),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择、因果、假设、条件,限于二重)和常见关联词语的用法。

20、了解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的一般用法。

21、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

22、了解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文学的基本常识。

(五)课文 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也有适当比例,同时兼顾外国作品。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般各占50%。

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

每学年课文应不少于60篇。

(六)课外活动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

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读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

三、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一)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二)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五)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四、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

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为唯一的评估依据。

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坚持态度情感与知识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

不能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

语文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

五、 教学设备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初中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

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工具书,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它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配备必要的教学挂图,和教学辅助资料,订有相当数量的报刊。

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一定数量的幻灯片、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还可装备视听教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

八、广东初中地理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教材?

粤教。

如果是普通班,其实粤教版更好用一点,一本教材能编出来并且通过审核,肯定有它完整的教学体系,多少年有人给教材挑错绝大多数都是一些边边角角的小错误,没听说整套教材有什么问题。

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教材根本没半点影响,高考考的是考纲,高三复习甚至可以把课本扔了(个人不推荐)扎扎实实跟着老师走,跟着你学的课本走,如果学的好为自己庆幸加油,学的不好别归咎于教材,从自己身上找一点原因。毕竟从别人身上找再多原因都不是你能改变的。

九、初中地理谚语?

一、看风测天

天气成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

“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

“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

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

二、看云测天

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

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测天

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

“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

“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

“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

十、广东地理特征?

广东广东位于岭南,中国大陆的最南部。东邻福建,西连广西,北与江西、湖南交界,东南和南部隔海与台湾、海南两岛相望。陆域东起饶平县拓林的闽粤省界,西至廉江县营子的粤桂省界,南自雷州半岛徐闻县的最南端,北达乐昌县上旗头村的最北省界;介于北纬20°12ˊ-25°31ˊ、东经109°45ˊ-117°20ˊ之间;东西相距约800公里,南北距离约655公里,接邻省区有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澳门、香港。地处中国南部,北依南岭山脉、东北为武夷山脉,南临南海,海岸线3368公里(不含岛屿海岸线)。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东北部和西部都有较高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丘、台地或平原,山地和丘陵约占62%,台地和平原约占38%。

主要山脉有莲花山、罗浮山、九连山、青云山、滑石山、天露山、云雾山、云开大山,多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并与海岸线平行。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支流河道共有640条,分属珠江和沿海诸河水系,主要为东江、北江、西江和韩江;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774毫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558个专题917584篇文章)

返回首页